九游娱乐全站App
九游娱乐全站App
九游娱乐全站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九游娱乐全站App
炮制中药卷二
来源:本站 作者:九游娱乐平台客服 发布时间:2024-06-23 浏览人次:

  本卷检索:鱼鳔、金钱白花蛇、肾精子、青娘子、驴肾、鸡内金、阿胶、灵猫香、羌活鱼、龟鱼皮、龟甲胶、龟甲、牡蛎、苍耳虫、红娘子、羊肝、全蝎、血余、虫白蜡、地胆、地龙、白螺蛳壳、白僵蚕、白贝、白丁香、宽筋藤、海风藤、桃枝、桂枝、络石藤、鬼箭羽、钩藤、柳枝、南藤、降香、夜交藤、松节、青风藤、水杨梅、天仙藤、金银花、松花粉、番泻叶、田螺、龙涎香、石决明、水獭肝、水蛭、乌梢蛇、乌鸡、凤凰衣、牛黄、牛胆汁、牛肾、牛角鳃、牛角、瓦楞子、五倍子、五灵脂、五谷虫、马蛇子、马宝、山羊血、土鳖虫、干蟾、九香虫、人指甲、人中黄、人中白、霞天曲、樟脑、神曲、柿霜、建曲、青黛、沉香曲、芜荑、红曲、冰片、竹沥、西瓜霜、半夏曲、天竹黄、糠谷老、鹧鸪菜、蝉花、雷丸、猪苓、银耳、海藻、海带、海金沙、香菇、茯神木、茯神、茯苓皮、茯苓、昆布、松萝、赤茯苓、灵芝、竹菌。

  鱼鳔 : 又名鱼白、鱼胶、鱼肚。载《本草拾遗》。系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小黄鱼P. polyactis Bleeker、黄姑鱼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鮸鱼 Miichthysmiiuy (Basilewsky)或鲟科动物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 Gray、鳇鱼Huso dauricus (Georgi)等的鱼鳔。常年均可捕捞。捕获后,剖腹,取出鱼鳔,剖开,除去血管、黏膜,洗净,压扁或制成一定形状,干燥。或洗净鲜用。

  【炮制方法】 1. 鱼鳔 《洪氏集验方》:“碎剉。”《传信适用方》:“细研。”《外科正宗》:“切段。”《先醒斋广笔记》:“切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微火烘软,切成小方块或丝。

  2. 蛤粉或滑石粉炒鱼鳔 《先醒斋广笔记》:“以蛤粉炒成珠,以无声为度。”《本草汇》:“螺粉拌炒。”《增广验方新编》:“牡蛎粉炒成珠。”现行,取蛤粉或滑石粉置锅内,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净鱼鳔块,不断翻动,至发泡鼓起,颜色加深时,取出,筛去蛤粉或滑石粉,放凉。鱼鳔每100 kg,用蛤粉或滑石粉30 kg。

  【饮片性状】 鱼鳔呈小方块或不规则条状,黄白色角质样,半透明,质韧,气微腥,味淡,蛤粉、滑石粉炒鱼鳔,表面鼓起发泡,黄色,质酥脆,气微香。

  【炮制作用】 鱼鳔性味甘、咸,平。归肾经。具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的功能。用于肾虚滑精,腰膝无力,腰痛,眩晕耳鸣,血虚筋挛,产后风痉,破伤风,癫癎,再生障碍性贫血,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创伤出血,阴疽,瘘管,慢性溃疡,皲裂,痛风,痔疮等证。如治肾虚封藏不固,梦遗滑泄的聚精丸(《证治准绳》);治肾虚气弱,阳痿不举,命门火衰,腰腿酸痛等证的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肾水不足,阴虚血虚等证的鱼鳔丸(《拔萃良方》);用螺粉炒焦,煎蝉蜕汤下,治产后抽搦强直(《经效产宝》)。生鱼鳔味腥臭,不利于服用,临床很少使用。制鱼鳔质地酥脆,利于粉碎,降低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其中蛤粉炒、螺粉炒、牡蛎粉炒等法引药入下焦,增强补肾作用。临床多用制品。

  【炮制研究】 鱼鳔从宋代开始收载炮制方法:“炙令焦黄”(《圣济总录》),“烧过存性”(《传信适用方》),炒制。并提出“碎剉”(《洪氏集验方》),“细研”(《传信适用方》)。明代出现“炮存性”(《普济方》),“微焙”(《外科正宗》),并提出加辅料炒法——蛤粉炒制及切段、切碎。清代除沿用炒法、焙法等方法外,主要收载的方法是加辅料炒法,在明代蛤粉炒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螺粉炒法、麸炒法、牡蛎粉炒法等,并出现油炸法。现今,有滑石粉炒法、蛤粉炒法等炮制方法。

  金钱白花蛇 : 又名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载《饮片新参》。系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干燥蛇体。夏、秋季捕捉,剖腹除去内脏,抹净血,以头为中心,盘成圆形,用竹签撑开后焙干。

  【炮制方法】 《本草图经》:“白花蛇,有大毒,头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断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过收之,不复蛀坏。”“取此蛇中剂,火烧一大砖令通红,沃醋令热气蒸,便置蛇于上,以盆覆宿昔,如此三过,去骨取肉,芼以五味,令过熟。”《圣济总录》:“酒浸,炙,去皮、骨。”“先酒浸,去骨并酒炙。”《奇效良方》:“连骨,火炙令干,勿焦。”《本草纲目》:“按《圣济总录》云,凡用花蛇,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气,去皮骨,取肉用。”“酒炙。”现行,取原药材,刷去灰屑,除去头尾,用适量黄酒润透后,取出晒干。金钱白花蛇每100 kg,用黄酒50kg。

  【炮制作用】 金钱白花蛇性味甘、咸,温;有毒。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功能。本品不生用,酒制后可增强其祛风通络的功效,还可纠正不良气味,用于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癣,小儿惊风搐溺,破伤风,杨梅疮,瘰疬恶疮。如治疗中风伤酒,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及疥疮诸症的白花蛇酒(《濒湖集简方》);治疠疾手足麻木,毛落眉脱,遍身疮疹及一切疥癣风疾的愈风丹(《医学正传》);治风瘫疠风,遍身疥癣的驱风膏(《医垒元戎》);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脑风头痛时作及偏头疼的地骨皮散(《圣济总录》);治杨梅疮的白花蛇丸(《本草纲目》);治营卫不和,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的白花蛇膏(《鸡峰普济方》)。

  【炮制研究】 金钱白花蛇在宋以前有单纯的“酒炙”和“酒浸去皮骨炙”(《本草图经》)。宋代出现先“酒浸”、“炙”,过后再“去皮、骨”(《圣济总录》)。沿用至明代有“连骨,火炙”(《奇效良方》),酒浸焙制(《本草纲目》)。现行,主要有酒制的方法。酒制可降低毒性。 

  肾精子 : 载《中国动物药》。系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水牛Bubalus bubalisLinnaeus或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的膀胱结石。宰牛或猪时检查膀胱,若发现内有结石,取出洗净,阴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 呈椭圆形或圆球形,大小不等。表面类白色、暗黄色或金褐色,表面光滑,具有光泽,体轻,质坚。

  【炮制作用】 肾精子性平。具有化石通淋的功能,炮制后除去杂质灰屑,使药物更加纯净,用于尿路结石症。 

  青娘子 : 又名芫蜻、芫青、青娘虫、相思虫。载《名医别录》。系芫青科动物绿芫青Lytta cara-gana Pallas的干燥全虫。夏、秋季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放入容器内闷死或蒸死,干燥。

  【炮制方法】 1. 生青娘子 取原药材,除去头、足、翅及杂质,筛去灰屑。

  2. 米炒青娘子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芫蜻,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子等,去两翅、足并头。”现行,①取净青娘子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老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米粒,摊凉。②先将米洗净,置锅内,用文火加热至米贴附锅上,微冒热气时,倒入生青娘子,拌炒至米呈老黄色或黄褐色,取出,除去米,放凉。青娘子每100 kg,用米20 kg。

  【饮片性状】 生青娘子为去除头、足、翅的干燥躯体,呈长圆形,全体呈绿色或蓝绿色或蓝紫色。胸部突起,可见鞘翅残痕。体轻。有特殊臭气。米炒青娘子形如生青娘子,色泽加深。

  【炮制作用】 青娘子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攻毒,逐瘀的功能。用于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等。本品有大毒,炒后毒性降低,内服宜慎,孕妇禁用。如配伍斑蝥、桂心、葛上亭长治瘘肿病;(《刘涓子鬼遗方》);用青娘子、红娘虫,白面拌炒黄色,去二项虫,以滚汤调服治偏坠小肠气(《摄生众妙方》)。

  驴肾 : 又名驴阴茎、驴鞭、驴三件。载《本草纲目》。系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将雄驴宰杀后,取其阴茎及睾丸,剔除残肉及油脂,洗净,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晾干。

  【炮制方法】 1. 驴肾 取原药材,洗净,润软,或置沸水中略煮,切片,干燥。

  2. 烫驴肾 取驴肾片,用细沙或滑石粉炒烫至微鼓起,外表呈现黄色,取出晾凉。

  【饮片性状】 驴肾呈不规则块片状。表面淡黄白色,质坚韧,切面海绵状。有腥气。烫驴肾形似驴肾,表面焦黄色,微鼓起,有焦香气。

  【炮制作用】 驴肾性味甘、咸,温。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功能。炮制后能降低腥臭,增强焦香气,利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成分,便于服用。用于阳痿阴冷,筋骨酸软,骨结核,骨髓炎,妇女乳汁不足等。如驴肾1具,煮熟,分2次服,治肾虚,阳痿(《东北动物药》);配伍生黄芪、王不留行治妇女乳汁不足(《吉林中草药》);配伍阿胶治习惯性流产(《内蒙古药用动物》)。

  鸡内金 : 又名鸡黄皮、鸡肶胵里黄皮。载《神农本草经》。系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剖开砂囊,趁热剥下内壁,洗净,干燥。

  【炮制方法】 1. 鸡内金 《博济方》:“洗净阴干,每夜露七宿。”《三因方》:“净洗,焙干。”《寿世保元》:“晒干,去秽净,不用水洗。”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 砂炒鸡内金 取砂子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卷曲,酥脆,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3. 焦鸡内金 《三因方》:“麸炒。”《滇南本草》:“炒黄。”现行,将净鸡内金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放凉。

  4. 醋鸡内金 将净鸡内金压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鸡内金每100 kg,用醋15 kg。

  【饮片性状】 鸡内金呈不规则的卷状片,表面黄色,黄褐或黄绿色,片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状,气微腥,味微苦。砂炒鸡内金淡黄色,鼓起,略有焦斑,质松脆,易碎。焦鸡内金呈焦黄色,鼓起,质松脆易碎。醋鸡内金黄色或褐黄色,鼓起,质松脆,易碎,略有醋气。

  【炮制作用】 鸡内金性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脾消食,涩精止遗的功能。鸡内金生用长于攻积,通淋化石,用于泌尿系结石和胆道结石等症。如治砂石淋证的沙淋丸(《医学衷中参西录》)。砂炒后质酥脆,便于粉碎,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及小儿疳积等症。焦鸡内金长于消食止泻,可固精止遗。用于伤食腹泻,肾虚遗精、遗尿症,如治肾虚遗精的经验方(《吉林中草药》)。醋鸡内金质酥易碎。可矫正不良气味,有疏肝助脾的作用,用于脾虚弱,脘腹胀满等证。如治疗胁下癥块,痞硬腹胀的鸡金散(《仙拈集》);治小儿鹅口疮的胵黄散(《普济方》)。

  【炮制研究】 鸡内金从宋代开始就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砂炒(烫)醋淬法,醋制法取其疏肝助脾,矫正气味的功效。

  对清炒和醋制鸡内金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及其溶出率和水解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炮制后鸡内金中的无机元素多数略有升高,pH降低。清炒后水解氨基酸降低5.26%,但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基本不变。醋制后水解氨基酸升高1.88%。两种炮制品都显著地增加了5种元素的溶出率,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

  实验表明,口服炙鸡内金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均见增高,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延长及蠕动波增强。故胃排空率也大大加快。实验结果及临床表明:鸡内金对各种消化不良病症是有效的。

  据研究,鸡内金炮制后,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但鸡内金本身淀粉酶的活性低,可能不是鸡内金的主要有效成分。鸡内金蛋白酶含量高,活性强,炮制后蛋白酶的活力都有提高,由于蛋白酶对温度的不敏感性,而且在酸性环境中活力最强,故醋鸡内金蛋白酶活力高于鸡内金。醋含一定量的氨基酸,鸡内金醋制后,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由于砂炒温度高,氨基酸总量有所下降。从理论上证明了鸡内金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临床应用经验报道,鸡内金用于治疗结石,以生品研末冲服为好。消食祛积以炒黄为优,止遗尿,遗精,崩中带下以炒黑为度。

  实验证明,鸡内金经清炒、砂烫、醋炙烘制后,水和乙醇浸出物含量,清炒和烘制品也高于生品。综合比较,以250℃,烘制6 min的样品增加煎出的效果最好。以鸡内金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混悬液,给小鼠灌胃,60min后,小鼠胃中游离酸、总酸、胃蛋白酶增高,其中砂烫,烘制品优于其他炮制品。

  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

  在50~60℃温水中,加入适量食用碱(水与碱的比例为20:1)溶化,然后投入鸡内金快速洗涤,用清水洗净碱液,晒干后砂烫,可使成品洁净,色泽一致,具有焦香气。质松脆,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阿胶 : 又名驴皮胶、傅致胶。载《神农本草经》。系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经加工熬制的固体胶块。驴皮全年均可采收,将驴皮用水浸泡软化,去毛,剁成小块,用水浸泡使白净,放入沸水中,皮卷缩时捞出,放入锅内熬炼后,倒出使胶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

  【炮制方法】 1. 阿胶丁 《食疗本草》:“切作小片子。”《类证活人书》:“切碎。”现行,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方块即可。

  2. 蛤粉炒阿胶 《金匮玉函经》:“炙令尽沸。”《圣济总录》:“蛤粉炒黄,去粉。”现行,取蛤粉适量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3. 蒲黄炒阿胶 将蒲黄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

  【饮片性状】 阿胶呈长方块或小方块,呈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质硬,断面光亮,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气微,味微甘。蛤粉炒后呈圆球形,质松泡,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蒲黄炒后外表呈土黄色或棕褐色,圆球形,无溏心,质松泡,无焦枯,易碎。

  【质量要求】 阿胶含水分不得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1.0%。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十。砷盐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

  【炮制作用】 阿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能。阿胶长于滋阴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如治阴虚火旺,心烦失眠的黄连阿胶汤(《注解伤寒论》)。蛤粉炒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善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如治肺虚火盛,咳喘咽干痰少,或痰中带血的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如治疗热毒血痢的四味阿胶丸(《卫生家宝》);治妊娠或小产下血、崩漏及月经过多的胶艾汤(《金匮要略》)。

  【炮制研究】 阿胶从汉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方法炮制,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为蛤粉炒法,也有用蒲黄炒法。

  实验证明阿胶的烫制条件与蛤粉温度和烫制时间呈函数关系。蛤粉温度在145~160℃之间、时间为3~5 min,炮制品质量好。对阿胶丁、烤阿胶珠、烫阿胶珠进行了总氮、氨基酸测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含氮量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阿胶丁溶出慢,烫阿胶珠因表面部分蛋白质焦糊,变质,含量略低。而烤阿胶珠质量好。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炮制后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对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基本无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阿胶珠与阿胶丁比较研究表明,相同条件处理的水解液,经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所含氨基酸,两种均含有相同种类的氨基酸,但阿胶丁氨基酸总量为63.55%,阿胶珠氨基酸总量为73.13%。阿胶珠较阿胶丁含量高,是经烫珠后水分大大降低,同时烫珠温度可达140℃,肽键易断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而烫炒受热时间短,氨基酸并未变化。阿胶烫珠后,可入汤剂煎煮,而且易粉碎制备丸、散剂。

  曾出现过滑石粉代替蛤粉炒阿胶珠,但分析滑石粉与蛤粉性味归经是不能互替的。滑石粉仅起到使珠松泡、酥脆,便于煎煮粉碎,矫味。而蛤粉不仅能使之酥脆,降其滋腻之性,矫味,还能增加其清热润肺化痰的功效。

  在改进阿胶炮炙方法中,有采用电恒温干燥箱烘烤法可使之质量合乎要求,操作简单,易掌握。也有采用真空干燥设备的新方法,此法炮制的阿胶呈球形,色金黄,质松泡,易粉碎,效果较优。微波法是将阿胶丁在微波炉进行阿胶膨化试验,效果满意,经从颜色、性状、浸水溶化实验,其溶化速度和溶解澄明度均与传统无明显差异,可免去了长时炖化及诸多弊端。阿胶常需捣成小块,但常变软韧,砸不碎。经实践,采用冷冻法可使之变硬脆而易捣碎。

  灵猫香 : 又名灵猫阴、灵猫香膏。载《本草拾遗》,为灵猫科动物大灵猫Viverra zibetha Linnaeus或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Desmarest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一般将灵猫缚住,擦洗外阴部,扳开香囊开口,用角制小匙插入会阴部的香腺囊中,刮出浓厚的液状分泌物,即灵猫香膏。每隔2~3日采取一次,每次可得一钱许。人工养殖的灵猫有的冬季取皮或意外伤亡,即可割下香囊,而后将香囊阴干或烘干,或将香囊中的香膏挖出,这种香称“死香”。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研末。

  【饮片性状】 新鲜的本品为蜂蜜样的稠厚液,呈白色或黄白色;经久则色泽渐变,由黄色而终成褐色,呈软膏状。不溶于水,逢乙醇仅能溶一部分,点火则燃烧而发明焰。气香,近嗅则带尿臭,远嗅类麝香;味苦。(味辛,性温。归心、肝经。辟秽,行气,活血,安神,止痛。主治心腹卒痛,梦寐不安,疝痛,骨折疼痛。)

  羌活鱼 : 又名雪鱼、秉氏鲵、杉木鱼。载《四川中药志》。系小鲵科动物山溪鲵Batrachuperuspinchonii (David)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洗净晒干或以微火焙干,或者鲜用。

  【炮制方法】 1. 羌活鱼 取原药材,除去灰屑及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2. 酒羌活鱼 取净羌活鱼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羌活鱼每100 kg,用白酒10 kg。

  3. 焦羌活鱼 取净药材,置适宜容器内,微火烧焦,同时研末。

  【饮片性状】 干燥的羌活鱼全身皮肉皱缩,呈干枯状,头部、口眼模糊不清。四肢枯瘦。尾部侧扁,背部棕褐色或枯棕色,腹部黄棕色。气腥臭,酒羌活鱼形如羌活鱼,颜色加深,具有酒香气。焦羌活鱼形如羌活鱼,略具焦斑,有焦香气,粉末暗褐色。

  【炮制作用】 羌活鱼性味辛、咸,平。具有行气止痛的功能。酒羌活鱼增强其行气止痛功效,矫正不良气味,利于服用。焦羌活鱼矫臭矫味,质地酥脆,易于粉碎。用于肝胃气痛及血虚脾弱,面色萎黄。如配伍红蔻、当归、白芷、延胡索、川楝子治肝胃气痛(《四川中药志》);配伍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红枣、当归治脾弱面色萎黄(《四川中药志》)。 

  龟鱼皮 : 又名刺鲀皮。载《中国动物药物》。系刺鲀科动物刺额短刺鲀Chilomycterus echinatus(Gronow)、六斑刺鲀Diodon holacanthus Linnaeus、九斑刺鲀D.novemaculatus Bleeker的皮。全年均可捕获,捕后将鱼皮整张剥出,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 呈薄片状,外表面中间类白色,边缘浅褐黑色。有高约3 mm棘刺,其根部有3个棘根呈丫形,内表面黄白色可见多个丫形的棘根杂乱排列,腹部皮较多,质地较硬,不易折断。气微腥,味微咸。

  【炮制作用】 龟鱼皮性味咸,平。具有补肾益肺、养肝的功能。炮制后除去杂质灰屑,使药物纯净。用于老年寒咳,哮喘,遗精,遗尿,尿血,神经衰弱,浮肿。如加冰糖炖治疗老人虚寒咳喘(《中国动物药》);加红糖,糯米治肝炎(《中国动物药》)。

  龟甲胶 : 又名龟胶、龟版膏、龟版胶。载《本草崇原》。系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等的甲壳煎熬成的固体胶块。制备时,取漂泡后的净龟甲,置锅中水煎数次,煎至胶质出尽,去滓,合并煎液,过滤,滤液中加入少许明矾粉,静置,滤取澄清的胶液,文火浓缩至稠膏状(浓缩时也可加入适量黄酒、冰糖),倒入凝胶槽内冷凝成型,取出,切成小块,阴干。

  【炮制方法】 《景岳全书》:“切碎,炒珠。”《本草害利》:“研极细。”现行,取龟甲胶,微火烘软,切成小方块,或用时打碎。

  【饮片性状】 呈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或为小方块,或碎块,呈褐色略带绿,透明,洁净如琥珀。质坚硬而脆,气微腥,味淡。

  【炮制作用】 龟甲胶性味甘、咸,平。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的功能。用于阴虚血亏,骨蒸劳热,盗汗,烦热惊悸,肾虚腰痛,脚膝痿弱,吐血,衄血,崩漏、带下。如温酒化服,治诸虚百损,精少髓枯,肾衰,水道竭亡,血液干涸,一切阴不足之证(《医灯续焰》);治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的龟鹿补肾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配伍肉桂、白术治寒热久发,疟疾不止(《本草汇言》)。

  【炮制研究】 龟甲胶明代收载有切制、炒制法。清代切制要求研极细,并出现蛤粉炒制法:“蛤粉炒成珠”(《医宗金鉴》),牡蛎粉炒制法:“牡蛎粉炒”,“酒蒸化”(《得配本草》)。现今,烘软,切后用,或炒用。

  据报道,龟甲胶生产新工艺为:原料→漂洗→蒸球加压提取→分离沉淀→浓缩→去泡沫→凝胶→切胶。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增加了半料沉淀,以加强去渣,改传统工艺的常压提取为蒸球加压提取,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有利于胶原蛋白的提取,使出胶率高出传统工艺的4.19%,并具有劳动强度小、提高工效,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龟甲 : 又名龟版、龟壳。载《神农本草经》。系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两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去除筋骨,将龟甲洗净晒干称“血版”,煮后取龟甲晒干称“烫版”。

  【炮制方法】 1. 龟甲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去肉,取壳。”《本草通玄》:“去胁,用底,去黑皮。”现行,取原药材,用水浸泡,置蒸锅内,蒸45 min,取出,放入热水中,立即用硬刷除尽皮肉,洗净,晒干。或取原药材,用清水浸泡,不换水,使皮肉筋膜腐烂,与甲骨容易分离时取出,用清水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

  2. 醋龟甲 《苏沈良方》:“醋炙。”《局方》:“凡使先用醋浸三日,慢火中反复炙,令黄赤色为度。如急用,只蘸醋炙,候黄色便可用。”《本草品汇精要》:“米醋炙捣为末。”现行,取砂子置锅内,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分开的净龟甲,炒至质酥,表面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立即投入醋中淬之,捞出,干燥。龟甲每100 kg,用醋20 kg。

  3. 酒龟甲 《圣济总录》:“酒浸炙。”《丹溪心法》:“酒炒黑色。”《医宗说约》:“放炭火上炙焦,用白酒浆笔蘸涂上,反复炙涂三次,以焦黄为末。”现行,取净河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龟甲,拌炒至深黄色,酥脆时取出,筛去砂子,趁热放入酒内淬酥,捞出晒干。龟甲每100 kg,用酒18 kg。

  【饮片性状】 龟甲呈不规则的小碎块,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内表面黄白色,边缘呈锯齿状。质坚硬,可自骨板缝处断裂。气微腥,味微咸。醋龟甲表面黄色,质松脆,略有醋气。酒龟甲略有酒气。

  【炮制作用】 龟甲性味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能。龟甲生品滋阴潜阳之力较强,可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证。如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砂炒醋淬后质多酥脆,易于粉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同时能矫臭矫味。以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力胜,多用于劳热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如治疗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的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治筋骨痿软的虎潜丸(《丹溪心法》)。

  【炮制研究】 龟甲从唐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砂炒醋淬法,也有酒淬法。认为酒能通脉络,资其祛风活络,治冷痹骨节疼痛,历代炮制龟甲的方法很多,都可使其质地疏脆,易于粉碎,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炮制后对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龟甲较生品的煎出率可提高4倍,说明砂炒醋淬龟板有助于其成分的溶出。据报道,龟上甲的生品、砂炒品、砂炒醋淬龟甲的煎出物含量分别是8.6%、15.4%、15.6%;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为醋淬品>砂炒品>生品;龟背甲与龟腹甲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仅含量有些差异。例如微量元素锌和锰的含量,龟腹甲明显高于龟背甲。而砂炒醋淬品在煎出物含量上,龟腹甲是龟背甲的1.4倍,由此提出龟腹甲的质量优于龟背甲,但两者不能等质量代替使用。

  从烘法炮制龟甲实验结果来看,优于药典法。烘法制品最大煎出率为16.03%,饮片加工损耗为5%;药典法炮制品最大煎出率为12.04%,饮片加工损耗20%。再者,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所得的炮制品,其有效成分煎出率不同。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药材酥脆度不够,煎出率就低;反之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有效成分破坏,煎出率也低。

  在净制工艺上,传统的水浸泡去除筋膜及肉,受季节气候影响很大。另外由于在浸泡过程中,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导致药物腐烂发臭,影响药物疗效,为此,进行工艺改革,改进研究,主要分为热解法和酶解法两种。热解法主要是用蒸法、高压蒸法、水煮法、水煮闷法和砂炒法处理;酶解法则采用蛋白质法、酵母菌法和猪胰脏法处理。

  用食用菌炮制龟甲,经分析表明,新法中游离氨基酸、水解后氨基酸、总氮量、水浸出物、乙醇浸出物和灰分含量均高于传统法。认为新法优于传统法。

  根据药典法与改进法的比较,改进法的蛋白质及钙含量均高于药典法实验结果。这说明,改进法炮制龟甲,蒸炙时间短,出品率及蛋白质含量略高,饮片色泽好,改进法优于现行中国药典法。

  将龟甲加工成散剂,可取得良好效果。将饮片与粉末煮沸15 min、30 min、45 min,进行对比,饮片的浸出物量为0.048 g,0.1675 g,0.1965 g,而粉末分别为0.0846 g,0.4010 g,0.5693 g,大大提高了浸出量。在人工胃液中15 min、30 min、45 min,饮片的浸出物为0.0739 g,0.1243 g,0.1421 g,粉末的浸出物为0.2435 g,0.3819 g,0.3673 g,因此制成散剂可大大提高利用率。

  用远红外烤箱炮制后的龟甲成品性状完全符合炮制规范,受热均匀,操作简便,经反复试验结果良好。可加以推广。

  牡蛎 : 又名蛎蛤、蛎房。载《神农本草经》。系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 Grosse或近江牡蛎O.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 1. 牡蛎 《普济方》:“打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附着物,洗净,干燥,碾碎。

  2. 煅牡蛎 《太平圣惠方》:“以湿纸裹后却以泥更裹,候干,用大火烧通赤。”《局方》:“用火煅后通赤,候冷,细研如粉。”《普济本事方》:“盐泥固济干,火烧通赤,去泥用。”现行,取净牡蛎,置无烟炉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

  3. 醋牡蛎 《普济本事方》:“甘锅子内火煅,用醋淬七次,焙。”《医学广笔法》:“煅通红,淬入醋中,如此七次,研为飞面。”现行,取净牡蛎置烟炉上或适宜容器内,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时取出,喷洒醋,冷后研碎。净牡蛎每100 kg,用醋12.5 kg。

  4. 盐牡蛎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先用二十个,东流水,盐一两,煮一伏时后,入火中烧令通赤,然后入钵中研如粉。”现行,取净牡蛎,置适宜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时取出,加盐水拌匀,冷后研碎。

  【饮片性状】 牡蛎呈不规则的碎块,表面淡紫色,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内面瓷白色。质软,具光泽,分层次,气微腥,味微咸。煅牡蛎呈不规则片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青灰色,质酥脆。醋牡蛎略有醋气。盐牡蛎有咸味。

  【炮制作用】 牡蛎性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能。生牡蛎偏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如治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目眩晕的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煅后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效,增强了收敛固涩的作用,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吐酸,如治盗汗自汗的牡蛎散(《局方》)。醋制后增强软坚散结的协同作用。

  【炮制研究】 汉代有熬制(《金匮玉函经》)。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煅法(《雷公炮炙论》)。唐代提出炙制(《食疗本草》),熬令黄色(《备急千金要方》)。宋代有火烧通赤(《太平圣惠方》),煨制(《史载之方》),炒制(《伤寒总病论》),童便煅(《妇人良方》),醋煅(《普济本事方》),韭菜叶和泥煅水飞(《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明代主要沿用宋代的方法,但亦有生用者(《普济方》)。清代增加了醋煮,酒煅的炮制方法。现行有生用,煅用。

  牡蛎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并含镁、铝、硅、氧化铁及有机质等。炮制后对其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影响。牡蛎经煅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并使一部分钙盐受热分解,变成钙的氧化物,从而增强了制酸及收敛的作用,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实验表明,牡蛎经煅后,铁、锰、锌元素的煎出量较生品显著增加,尤其是锌元素煎出量为生品的7.6倍。如用火煅醋淬法炮制,锌锰元素的煎出量增加更为明显。牡蛎经炮制后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钾、铝、磷较为显著。福建产的长牡蛎经炮制后,铁的含量煅品要高于生品近5倍。对不同条件下煅牡蛎的外观性状,收得率,锌、总钙量等进行测定,上海、无锡、西安、南京的煅制品比较接近,外观呈青灰色,质地酥脆,总钙含量均在39.2%以下,表明碳酸钙成分基本未分解。天津、北京的煅制品呈灰白色,质松脆易碎,总钙量达43%以上,说明碳酸钙已明显受热分解。据文献报道,牡蛎煅醋淬品水煎液中钙离子含量高于煅品和生品。生品水煎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略高于醋淬和煅品。煅醋淬品煎剂对兔正常血压呈降低作用,生品微上升,去钙的煎剂具有明显的升压作用,故认为应以煅醋淬法炮制。

  抗溃疡实验表明,在0.6 mol/L HCl、无水乙醇或幽门结扎所致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上比较了生牡蛎、煅牡蛎1号(900℃,1 h)、煅牡蛎2号(350℃,8h)的预防作用,结果牡蛎1号工艺煅制后明显提高实验性胃溃疡活性。牡蛎煅法炮制费时长,损耗大,用转炉或炒药机炮制,提高工效,节省燃料,保证质量,减少损耗。以牡蛎煎出液中Ca2+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550℃,煅2.5 h,煅后醋淬。

  苍耳虫 : 又名苍耳蠹虫、麻虫。载《圣济总录》,系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Patr.ex Widd.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在夏、秋间,寻觅苍耳草梗上有蛀孔者,其内都有蠹虫,用小刀剖取,随用或焙干后密闭封藏,或油浸备用。

  【炮制方法】 《圣济总录》:“炒黄色,为末。”《本草纲目》:“捶碎,入人言少许,捶成块。”现行,取原药材,用文火焙干或用油浸制。

  【饮片性状】 干燥的本品表面皱缩,形如小蚕,质脆,具焦香气。

  【炮制作用】 苍耳虫有小毒,焙后可降低毒性和腥臭气味,便于粉碎。用于疔肿,痔疮。如配伍白僵蚕、江茶治一切疔肿及无名肿毒恶疮(《圣济总录》);泡油外敷治痔疮(《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炮制研究】 苍耳虫在宋代有炒黄(《圣济总录》),近代有油浸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现行,有焙制、油浸制等炮制方法。

  红娘子 : 又名红娘虫、红蝉。载《中药志》。系蝉科动物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inea DeGeer、短翅红娘子H.thoracica Distant、褐翅红娘子H.philaemata Fabricius的干燥虫体。夏、秋季朝露未干时,带好手套、口罩捕捉,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炮制方法】 1. 生红娘子 《世医得效方》:“去头、足、翅。”《仁术便览》:“另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头、足、翅等杂质,筛去灰屑。

  2. 米炒红娘子 《普济方》:“粳米同炒,粳米黄色,去粳米不用。”《仁术便览》:“米炒,去头足翅,水略润,同糯米微火炒透熟,去米另研。”《本草纲目》:“凡使,去翅、足,以糯米或用面炒黄色、去米、面用。”《本草原始》:“凡使去翅足,以糯米水或面同炒至黄色,去米面用。”现行,取净红娘子与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拌炒至米呈老黄色,取出,筛去米,放凉。红娘子每100 kg,用米20 kg。

  【饮片性状】 红娘子为去除头、足、翅的干燥躯体,形似蝉而较小,前胸背板前狭后宽,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两侧有2个大形斑块,呈朱红色,可见鞘翅残痕。雄虫在后胸腹板两侧有鸣器。腹部血红色,基部黑色;雌虫有黑褐色的产卵管。体轻,质脆,有特殊臭气,味辛。米炒红娘子形如红娘子,色泽加深,表面显黄色或焦黄色,臭气轻微。

  【炮制作用】 红娘子性味苦、辛,平;有毒。归心、肝、胆经。具有攻毒,通瘀,破积的功能。生红娘子毒性较大,有腥臭气味,多外用,可解毒蚀疮,用于瘰疬结核,疥癣恶疮等。如配伍乳香、黄丹、硇砂等治气血瘀滞,瘰疬结核等证(《卫生简易方》)。米制后降低毒性,减弱腥臭气味,可破瘀通经,用于血瘀经闭,狂犬咬伤。如配伍大黄、桃仁、水蛭等同用治月经闭塞;配伍斑蝥、青娘子、乳香等同用治狂犬咬伤。

  【炮制研究】 红娘子之名始载《本草图经》,为樗鸡的别名,但现今使用品种有变。炮制方法始载于宋代《圣济总录》:“糯米炒。”元代除用米炒外,并提出去头、足、翅。至明代《仁术便览》记载去头、足、翅,水润后,米炒。清代《医宗金鉴》沿用宋代米炒炮制方法。衍变至今,全国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去头、足、翅,米炒制的炮制方法。历代红娘子炮制辅料,除糯米外,也有用粳米,还有用面粉的。现今,多数地区用粳米,南方少数地区用糯米。

  在《药品管理法》中红娘子作为二类毒性中药收载,临床上一般不生用,米炒制后可降低毒性。但也有报道认为红娘子毒性并不大,未发现有斑蝥素样的使皮肤发泡红肿等刺激成分,故还待进一步研究。

  羊肝 : 载《药性论》。系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 Linnaeus或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肝脏。宰羊时剖腹取肝,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烘干。

  【炮制方法】 《备急千金要方》:“薄切,暴干。”《食疗本草》:“去脂膜,薄切,于盆中置于炭火上炼,令脂汁尽,候极干。”《奇效良方》:“竹刀细切,搥研。”《本草纲目》:“去膜,细切。”“煮熟。”《审视瑶函》:“竹切薄批,炙令焦,忌用铁刀,去筋膜。”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干燥。

  【饮片性状】 呈不规则的片状,大小不等,表面皱缩不平,紫黑色,具光泽,质脆,易折断。断面紫黑色,无光泽,气腥。

  【炮制作用】 羊肝性味甘、苦,凉。归肝经。具有养血,补肝,明目的功能。炮制后去除杂质,使药物洁净,增大溶出面积,利于有效成分溶出,提高药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羸瘦乏力,肝虚目暗,雀目,青盲,障翳。如治虚劳的羊肝方(《圣济总录》);治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的羊肝丸(《传信适用方》);治小儿雀目的羊肝散(《仙拈集》);治目瞳散大昏耗的羊肝猪胆丸(《医学衷中参西录》)。配伍决明子治目失明(《食疗本草》);配伍枸杞、菊花、生地、玄参、草决明治目赤肿痛(《青岛中草药》);配伍赤石脂治牙疳肿痛(《本草纲目》)。

  【炮制研究】 羊肝在唐代有“薄切”(《备急千金要方》)和“薄切……炼,令脂汁尽”(《食疗本草》)。宋代有“去膜,研”(《传信适用方》)以及“竹刀切”(《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明代有“竹刀细切”(《奇效良方》)和“细切”(《本草纲目》),还增加了“炙令焦”(《审视瑶函》)法。现行,采用切片干燥的炮制方法。

  全蝎 : 又名全虫、蛜